华北大地二代八路军的崛起山东纵队原创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上中学地理课时对亚马孙河印象很深。这个世界第一大水系不单主干格外颀长,穿透了几个国家,而且其支流纷繁,上北下南地舒放伸展;尤其在中下游的巴西境内,亚马逊的主、旁河道都十分宽阔、粗犷,纵横跳跃在那疆域的辽远大地上,再想及该地极为丰厚的雨林、矿产资源,这巴国当得起是拉丁美那一方的福地宏天。

笔者前面的文章都是讲头代八路军体系,不管是最初的14个红军团也好,还是三大“国民革命师”分兵扩军创建出一批五花八门的新团、新旅也好,这个体系在敌后抗日战场中形成的中流砥柱般的主导作用是不容置疑。但初期若无北中国分布更广远,根基更深厚的地方抗日同盟、同党武装的拥护、支持甚至直接的会合加入,先前文中形容的:恰如“干柴碰到烈火”的爆烈景况也好,做成“屠下一爿爿大龙”的风云际会般的大棋局也罢,这些当年敌后战场迅猛发展的壮丽形势,即便不议其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要短时间、大区域、大跨度地“做大,做强,夯实”它,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因此本系列就想瓜扯头代八路军“三师四区(注)”盘面中的各个战略或重量级伙伴,亦即那几伙称得起同命沙场,笑傲河山,生死相从,直至最终易旗入列的派对弟兄。

首先要瓜扯山东纵队(以下简称山纵)。拿它开篇的原因不光是其实体也别称八路军第1纵队,且念及其抗战中对华北八路军阵容的壮大,山东根据地战略区的建立做出了其它纵队无出其右的贡献。山纵的起源来自37年12月底至38年初山东省委组织的一系列抗日武装起义。较大的几次按时间先后排列,有胶东的文登天福山起义,诞生了稍后称作山东抗日游击5支队的理琪部队;有鲁北的长山黑铁山起义,诞生了后编为山东抗日游击3支队的马耀南部队;有鲁东寿光县牛头镇起义,成立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7、8支队马保三部队;和鲁中泰安县徂徕山起义,成立了山东抗日游击4支队洪涛部队。山东纵队大番号是在隔一年后的38年12月正式授予的,总指挥任命的是原做过军委纵队参谋长的张经武。它这下头支队、团的主官来源有三种。一种是当地的地方锦绣人物,如马保三、马耀南、郑耀南、张光中等人。另一种为来自“红1”,但改编师时编余的中级将领,如廖容标、吴克华、杨国夫、刘涌等。第三种就是一伙“红4”打将了。这一伙可谓人才济济,上层一点的就有王建安、胡奇才、钱钧、赵杰四将。39年后,那随肖华入鲁的许和尚也潜来山纵入伙,说明它这搭人气很旺。1纵队的番号是38年秋萧华的师东进纵队入鲁后由延安颁发的,司令公布为徐向前,用这么个“腕儿”的初衷是想统一号令出自不同源流的两支下级八路纵队(山纵、师东纵)。后来的实践证明1纵队抓山纵干活儿还行,可要想管东、西两头师系统的“家事”,扯直没门,于是一再引发朱瑞(1纵队政委)和陈光、罗荣桓之间的扯皮纠纷。

山东纵队第三支队

这山东纵队的气度如它这地面民情一样十分地仗义豪侠。39年春罗荣桓率师主力移鲁会齐时,山纵对这大哥简直是顶礼膜拜,崇敬得不行。尤其赞叹大哥初到鲁西就开火的陆房一仗。团(两个营)在肥猪山高点单手擎天,顶住了三千多鬼子的攻袭,突围中安然护住自家摊子大行李不说,还顺带从火坑里捞出了鲁西区党政军群的千把人。这一招顷刻就镇住了齐鲁大地所有自号或想干八路的抗日武装,山纵套近乎马上来向兄长讨教灭倭武艺。一拜访,那见面礼就不同凡响,将自家营中的6支队和苏鲁支队一并拨给师。这作派很像水浒中那仗义疏财的柴大官人,和西来的哥们黑宋江说枪论棒热烈投机后,就大把地撒银两以表交谊。稍后过了40年,学得些一招半式战法的这山东“小旋风”也甚乖巧,看到师大哥不大出营搦战了(它连百团大战也懒得理会),多忙于开疆辟地的营生,心里就有些嘀咕。敬畏、亲热的劲头一旦过了,也就不太爱来串门亲近。只是远远地隔着个津浦路壕沟(铁路两侧鬼子真挖了深沟)瞄着你学习仿造,你西头成立教导旅,我东边也照葫芦样搞起正规化,建立纵属五个旅;你区域分三个盘成立军区,我地界也打出了鲁中、清河、胶东三家军区旗号。

到40年春徐总出鲁赴延截止,山东这两股区别为“外援”和“土著”的八路军部队基本是采取战略分工的方式,山东纵队也一直单挑着津浦路以东、故黄河以南、沂蒙山以北的鲁中、鲁北、胶东几块天地的战局及根据地建设。43年后,山东全区的党政军体系到底还是由中央的正宗爱将——罗荣桓统一了。此时罗司令下决心取消一切涉嫌山头畛域的军队称呼,新山东军区的八路正规部队统一安排为十三个正规番号团。截止当年秋,原属山纵系统的正规团有:鲁中1、2、4团,鲁南3团,清河7团(亦称直属团)和胶东的13、14、16团。与老师系统比,保留番号的骨干团队超过半数(现在的牛人掰史,可别小看了山东八路的这精华十三团。到45年8月开始反攻,这十三个团像爆米花般一夜间就膨化成了山东八路军的八个主力师再加十一个警备旅。当时实力能拿来一比的八路战略区还就只有聂帅的晋察冀)。论建军、扩地山纵跟师学练出了一把好身手,可打仗灭敌的水平就不便多加恭维了。这反差细究起来也是来自那先前是师傅,后来是领导的罗政委的传、帮、带影响,就是那要为革命事业保存力量的理念。罗帅本来也没自生这种阶级觉悟,这都受益于延安那头军委主席的谆谆教诲。罗政委是那种偏好“三讲”的人物,主席的一切指示他都会坚决地行政作为。查看资料,师(包括后面山东军区)入鲁后整起的抗日仗火除前面提及的陆房突围外,大的还有两次,即39年8月的梁山战斗和41年10月的留田突围。这两仗的起因都是日军突袭师部,不打不能脱险。只不过梁山那次突围干得潇洒些,毙伤鬼子几百人。一直蹭(持久)到45年,平型关得名的师都不太主动寻仇,这些山纵学徒也就吃透了领导的喜恶,就陪着练持久游击。不然哪天孟浪伤身不说,还洗刷不完整风时给你指出的机会错误。

师第二任政委罗荣桓

那么是否部队真讲政治,实力保存了,队伍也养壮了,这后半场真抓实干地对打国民党,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了呢?这还真不好一概而论,多指望带兵、用兵的将帅罢。翻看后续的解放战争,哪怕部队属于相同的出身、条件,仅因将领风格不同这一条,搞掂出的战事结果就相当地反差。就说上述山纵的几个团吧:鲁中4团为核心扩编的是华野8纵22师,胶东13团承头组建的是华野9纵25师,该两个师的起源、构成相仿吧?可与“国军”一论打,师团间的战斗作风、战役能力、战绩效果什么的差别立马凸现。

举例华野3、8纵开进豫西头攻洛阳那一仗。之前许昌、金刚寺等几次攻袭都是华野头号主力3纵8师担纲,这番夺九都名城,扬名立万的好仗8纵就不想谦让了。城垣(东门)攻坚虽仍交胜算较大的8师担任,但22师还是分得了袭取城外黑石关的活路。可打响才知道,那头8师已经破关入门,穿街巷战了,这边22师却仍在黑石关大桥挨着个边:上下左右跑动积极,就是炸不坍那桥墩,遂熬出一锅两军顶牛的夹生饭。此刻的陈士榘才暗呼英明:战前那22师争得好凶哟!还好没开这张瘪嘴,不然铁定是西关陈赓的10旅拔了头筹。“洛阳营”如不属我,你叫咱这总指挥的面儿往哪搁?又说那中原夺开封。这回22师运气好,8师攻打的曹门燃起了大火,抢关被叫了暂停。22师破南门后很顺利地进城,正到处扫残俘余呢。不料他娘的那王吉文(8师师长)经验就是老到,他跟着9师腚尾进入宋门后,什么人畜钱帛都不要,就直奔“国军”龙亭指挥所,三下两下毁了龙庭,斩了那整编66师师长李仲辛。又吃亏了,老8还是算头功。

可就这同一号3纵8师,济南攻城就没占着9纵25师的丝毫便当,因后一伙的老师长是聂凤智。华野这二虎师一西一东地分入俩攻坚集团。8师踊跃得王师长也阵亡了仍然没争过25,“济南第1团”的旗帜就在25师73团(山纵胶东13团)剩下的三个“残联”方队中高高飘扬。这般说事并不就认定25师还要强过老8,东、西集团的攻城条件不一样嘛。不过想挑明的理儿有这条:两强相争怎么着?25师(8师也一样)一旦逮着机会,任谁牛逼也别想随便就赶超!为啥论道两师战斗力高低又都拿8师来参照呢?就因为8师是师留在山东的唯一嫡脉,它队伍里有那红11团(8师23团)。拿谁来和它计较,上到西柏坡的领袖下到各大区的首脑,判断你山东的战事激烈与否,谁的战果怎样?看番号一下子就清楚明了。

鲁中和胶东出身的师团战斗力相差这么多,根子要追踪到两处的军头。王建安是那种有政委底子的儒将,又忒知交罗政委,军中风格称稳健绵长,故他手下这鲁中4师或者22师的将领凡事就不太爱逞强。许和尚则全然不同,一副凶神模样,打个小仗也较真:要么就潜来营连,要么就使劲吆喝。更有一条,许对不大认可的上级也不很听从。45年9月拦那胶东13团渡海上船,任谁指示也不买账。所以大和尚带出的胶东新5、6师,战术水平可以商榷,但勇猛凶悍作风断可称首全军。也许何人要问,22师战开封时不是已经由接手8纵,也称得起师悍将的张仁初治下了吗?作风哪能不硬朗?问题提得好,就想说这张仁初。

师初来山东时的哪座山头上,时任团长的张仁初和一个大队的日军对顶上了。又吹冲锋号,又甩大红旗地火拼鬼子,一下子放翻对方二百多人。老张不过瘾还想歼灭那残余,大汗淋漓地跑进师部大帐来拉帮手——师部特务营。喘息未平就听座椅旁罗荣桓一声暴喝:你陪我的战士来!你陪我的长征老红军!你想把我的老6团玩完?是不?!张悍将一头雾水回不了神,懵懵懂懂中精气全蔫儿。咋的咧?政委从不发这么大的火啊!这撕心扯肺的怒喝就管住了老张一辈子,也看呆了站一旁的罗舜初众将。所以后来带8纵也好,编26军也罢,总之张的狠劲儿就没再复还。陪训的罗舜初后来呆南满,管着自己那亲军东野7师(山纵鲁中1、2团合编组成)。用兵特色也一词稳妥可形容。46年冬一保临江才开始,他就入了要撤北满的一伙,这都是因为当年留在心灵的烙印太深刻。要不是陈云临危拍板,韩先楚那几个犟种断然反对,就7师当时那避战委琐相,绝成不了后来四野的一只啥彪。

又有人要指摘这文章破绽矛盾:不是说罗荣桓不爱练打嘛,那怎么出身的8师又特别能战斗咧?这一问就显出无知不是。45年冬津浦徐济段国共双方为争胜利果实开了头场仗。12月中鲁南8师攻那铁路要点滕县城,守城“国军”不过是陈大庆收编的那几团土顽。可就是消灭这种货色,8师也是使出吃奶的劲儿,这不,还战死了个师长王麓水。46年中自卫战争开始,8师随陈毅到淮北。第二仗攻泗城,城未克可折了四个营,光荣了两千人,哪有后来那种头号攻坚主力的形象?8师后来进步成长,抢先成为华野主力端赖那晋西狠将何以祥,勇猛的作风全在他手上历练培养。即便这样,师里那战术能力仍不整齐。前面提到的开封曹关火险,就是它当中哪个团迟疑耽误了,没及时收关。

联想起老罗带到东北去的师“嫡传长子”——山东1师,初期对付“国军”也不大行。就说秀水河子歼灭战。开始时梁兴初奉林总令将村子的西北、东北两角封住;不料13军一个营出村往东20里外的团山子试探,被刚进入阵地的7旅抓了个正着。彭明治一点不犹豫,行进中即展开攻击,追得这个营直往西退。那堵西头的1师就不懂灵活,候着卖呆,这头一场开火就不理想。隔天林彪调整了战法,交代彭、梁两个师夹着村子南北对冲。总攻开始后北面的1师冲击了廿分钟,见南边的7旅了无动静,那官兵心里头啊真着急,直发虚。不怪谁不识这是林彪故意设的时间差,只是好笑当时的这梁1师,一丝战场魄力毫无。没有7旅又咋的?你一个师就不能灭它二个营?因此可以想象后来那批一概称为嘛野主力师的齐鲁种子,自卫战争刚开打时辰显出的囧形小样。

再看林彪是如何锤炼那源自山纵的东野军级部队。东北初期,由吴克华领衔,山纵胶东5、6师编成的东北民主联军4纵一上岸就认保南满。几乎就在秀水河子歼灭战之同时,吴司令也在辽南盘山县的沙岭村围住了“国军”新22师的66团。老山东5、6师的六只獒(团)群攻“国军”这一虎。一番混战后村子一点没靠进不说,人员方面:新6军伤亡六百几,可4纵自个儿折损了两千多(小一半是山纵的老骨头),真他娘的不划算!辽沈决战东总命令4纵去守塔山。林彪清楚这部队的战术、作风都存在问题,可那时国共两军都是倾巢动员,“瞎子、聋子”都得用完使尽。4纵在塔山才扎下,林彪就来了电话,言语不多但非常酷。是这样告诫吴司令的:塔山守不住,军委要我的脑袋,我要你的脑袋!这是第一遭——心炼,可以焚心了。第二遭是撑你加督促。要开攻义县了,林彪不放心,把胡奇才喊来,让他去塔山蹲守,带“尚方剑”,违令后退者斩!这胡监军是山纵里头一二名勇将,来到塔山做了两个决定:一是将12师34团(山纵胶东16团)调到村头正面;二是把自己的“辕门”扎在了村子中央。攻锦守塔的开火差不多是同步,两边激打。在塔山火线国共双方攻防伤亡极惨烈时,程子华给忙于外围战锦的林彪打去电话,报告了4纵空前的牺牲。林回话是如此绝情:我不要伤亡数字,我要塔山!这算第三遭——重槌敲响鼓,踏马再将一军!就在塔山对战达到最高潮、最残酷的10月13日,总攻锦州城池之战即将打响。在双方“请你最后再坚持五分钟!”的交错吼叫声中,林彪将东野1纵“玄冥二煞”(1、2师)调上了高桥。当李天佑从阵地后防给吴克华打老吴,怎么样?我纵就在你后头,随时可上前增援。这时的吴克华感激万分、信心百倍的同时骤然脉张血涌:打了这许多年的仗,4纵在全军中的光芒今朝要四射了。叹自己戎马半生,其实最美好的时日就在这塔山,就是当前现在!吴司令按捺不住地喊出声:天佑(阿门?),感谢1纵老大哥,4纵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第四遭——激励之中升华了那一窍军魂,从此就催生出四野的“塔山虎”一只。

东野4纵首长吴克华、莫文骅和杨成武会晤

写到这暂告收手之时,真感慨当年的毛泽东旗帜下很有一批人杰天骄。就点眼前的八路军师,扩地、屯兵有那罗荣桓、聂荣臻效命用心;知兵、用兵有这林元帅如臂使指,灭敌朝食。反比对头蒋介石,结伙营私、拥兵自重自然得依靠那嫡系胡宗南、汤恩伯(倒是整起了很大的两拨集团军);上场叫阵、重点进攻仍然还要指望这俩乡党熊将——汤司令、胡长官。真可叹:天庭无眼,人脉不畅;两厢来愁,一般无计。真可悲:世事家国莽宇宙,君王晦暗多恸悲,罢了、休了蒋委员长!

注:“三师四区”即指八路军三个师开创的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山东四块一级根据地战略区。

老夫子旧文

/11/29修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sm/6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