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克罗恩病(克隆氏病)又名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慢性肠壁全层炎,是一原因不明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全肠壁的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可侵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而以回肠最多见,多呈节段性分布。临床表现与发病急缓、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一般起病缓慢,病史多较长,腹泻腹痛、体重下降是其常见症状,部分病人出现肠梗阻症状,但多为不完全性。
罹患该病的患者需要一生和该病作斗争。本病一般采取内科治疗,约70%病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其手术适应症为肠梗阻、狭窄,慢性肠穿孔后形成腹腔脓肿、肠内瘘或肠外瘘、长期持续出血,以及诊断上难以排除癌肿、结核者,内科治疗无效者亦可考虑手术。”
分享近期两例克罗恩病的外科诊治过程。
病例01
—
病史
现病史:男性,33岁,腹壁瘘道迁延不愈5年
既往史:
年,患者因“肠套叠”于外院行肠切除手术
年,患者外院因“急性肠梗阻”于外院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部分小肠切除+小肠壁修补+腹腔冲洗引流术“。
术后诊断:腹茧症、急性肠梗阻
术后病理:送检粘连(小肠)肠管一根,长39cm,径2cm-9cm,小肠浆膜面呈暗褐色,广泛粘连,剪开肠管,粘膜充血水肿,部分粘膜缺失;镜检示:肠粘膜全层弥漫淋巴细胞浸润,粘膜下血管扩张、充血、出血,部分粘膜缺失、溃疡存在,小肠浆膜面附有炎性渗出及纤维包绕,肠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年,患者出现右下腹壁脓肿,医院就诊,予以切开排脓,脓腔减小后,逐渐衍变成腹壁瘘道反复流脓迁延不愈,造成生活不便和痛苦。
腹壁陈旧手术疤痕及双瘘道
瘘道造影显示肠瘘
双瘘道造影均显示肠瘘
手术过程
小肠致密粘连成团
小肠及升结肠粘连成团
切除窦道
小肠-横结肠吻合
术后病理
切口愈合良好
手术名称:复杂肠粘连松解+小肠修补+腹壁窦道切除+肠切除吻合术。
手术过程非常艰难,因既往多次腹部手术史、腹茧症、肠瘘等原因,腹腔粘连极其致密,手术中仅分离粘连时间就超过5小时。术后恢复良好,早期出现轻度短肠综合征表现,经药物治疗后缓解,后续建议其进一步行免疫制剂等内科治疗。
病例02
—
病史
现病史:患者,男,53岁,右下腹壁包块红肿伴疼痛一周
既往史:
年因“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年两次因“肠梗阻”住院保守治疗后好转
年因“急性肠梗阻”予患者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小肠切除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提示小肠克罗恩病。
CT平扫
CT增强
腹壁脓肿
腹壁脓肿切开术
以上两例克罗恩病患者均起病缓慢且病史长,间断有不全肠梗阻病史,还发生了肠瘘、腹壁脓肿等并发症,通过外科治疗减轻了症状,缓解了病情,效果良好,但后续仍需要联合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和免疫制剂等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