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附件囊实性包块ldquo良性or恶

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31204/4302788.html

作者:杨晶毛强周克松邹翰琴

单位:医院

一、结果

术中所见:左侧输卵管、卵巢与周围乙状结肠、降结肠形成致密粘连带包裹成团;分离粘连带后见左侧卵巢大小约6*5*6cm大小,内为褐色液体,囊壁可见少许散在乳头状凸起,质朽,色灰白;左侧输卵管萎缩;子宫萎缩,表面光滑,右侧附件萎缩。

(左卵巢包块)考虑非典型增生性(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请等常规报告。

(左卵巢包块)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符合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部分区域腺体见鳞状上皮化生,部分腺体可见搭桥及筛孔状,医院会诊排除恶变可能。免疫组化:ER(灶+),PR(-),P16(+),vim(-),CD10(-),CA(+),WT-1(-),P53(弱+),Ki67(+,约15%)。(左侧输卵管)慢性炎,未查见肿瘤累及。

另送检“全切子宫标本”:(宫颈)慢性炎;(宫内膜)萎缩性改变;(子宫浆膜面)未见肿瘤累及。(右卵巢)白体形成,未见肿瘤累及;(右输卵管)慢性炎,未见肿瘤累及。

左卵巢包块:交界性宫内膜样囊腺纤维瘤伴上皮鳞化,瘤旁可见宫内膜囊肿,病变。IHC:CK7(+),CK20(-),ER(+),PR(部分+),PAX-8(+),P53(野生型+),P16(斑片状+),WT-1(-),Muc-2(-),Muc-5(-),Ki67阳性率约20%。

二、讨论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其中以卵巢表面上皮性肿瘤最多见。如囊腺瘤、囊腺癌。良性多发生于30~40岁,恶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

一、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超声表现:①肿瘤一般5~10cm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透声暗区,后壁回声增强。②囊壁纤薄、光滑,边界清楚。③可单房亦可多房,多房性的可见囊内间隔。④囊壁上如有实性团块向囊腔内突起,应考虑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超声表现:①多为单侧性,呈椭圆形液性暗区,体积较大。②呈蜂窝状多房结构,囊腔大小不一,细小的小囊聚集区可呈现团块状实质回声。③囊壁光滑、较厚,呈明亮之光带,囊间隔较纤薄(简单总结记忆口诀:粘大少、单多房,就是粘液性腺瘤通常体积较大,发病率低于浆液性囊性瘤,单侧发病,分隔通常多呈多房结构;反之可能为浆液性囊腺瘤)。

二、囊腺癌

浆液性囊腺癌超声表现:①肿瘤表面高低不平,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②囊内透声暗区内有散在浮动的光点、光团,为血性内容物。③囊壁增厚呈实质性乳头状突起,向囊腔内生长或向周围浸润。④少数肿瘤内有砂粒体,呈斑点状强回声。

粘液性囊腺癌超声表现:①肿块轮廓清楚,壁厚薄不均,多处可见边缘不规整的实质性团块向囊腔内突起。②囊腔内部分实性部分有液性回声,内有较密集的光点。③肿块向外浸润时造成边界不清或与周围粘连。

三、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

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较为罕见,国内外仅见个别文献报道。该肿瘤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好发年龄50~55岁,极少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目前研究表明卵巢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该肿瘤的前驱病变,大多数卵巢异位囊肿是单克隆病变,且含有多种分子改变,因此卵巢异位囊肿可能是肿瘤性病变,WHO()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归入卵巢肿瘤分类中的表面上皮性肿瘤。其可能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即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增生→不典型增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但此转化的概率很低。经研究发现,其发生机制可能为经血逆行至卵巢或卵巢表面上皮内陷导致内膜样囊肿、不典型增生性肿瘤(即交界性),最后可导致子宫内膜样腺癌。

三、本例体会

明确的术前诊断,对治疗方案,手术切除的范围,甚至邀请相关科室协助手术(如侵犯肠管邀请胃肠外科同台手术、有腹膜等远处转移无手术机会等)都不一样。本病例为老年女性,经腹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囊实性占位,形态规则,边界欠清,囊壁薄,为单房,内部以囊性为主,实性部分形态不规则,血供较丰富。1、该病例术前彩超、增强CT、肿瘤标志物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平扫MRI提示良性可能性大。最后的病理诊断为罕见的左卵巢交界性宫内膜样囊腺纤维瘤伴上皮鳞化。2、增强CT提示与肠管分界不清,平扫MRI未提示。术中所见,与输卵管、肠管等周围组织粘连紧,形成包裹,但肠管未受到浸润。

经腹、经阴道超声,超声造影,全面且仔细的评估,必要时检查过程中用手推挤包块,观察与周围组织活动关系等协助检查,是可以获得更多有用信息的。

编辑:李娟责任编辑:谯朗卢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ongbinga.com/klff/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