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点石周报,每周一篇,聚焦医疗健康行业海内外知名企业,从上市、并购、战略融资等维度,看“名企业”背后的“大动作”,窥探战略布局,把握业内未来发展的最前沿脉搏,以下enjoy~
本周医疗健康行业动态
上市事件
国内动态·
本周暂无。国外动态·
本周暂无。并购事件
国内动态·
事件一:苏宁环球集团旗下子公司收购中科华瑞、瑞生科,进军再生医学领域7月8日,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苏宁环球健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中科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瑞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完成正式收购,获得控制性股权,并将与中科华瑞、湖南瑞生科原股东共同增资,正式进军再生医学领域。中科华瑞和湖南瑞生科公司聚焦于再生医学生物科技的前沿领域如干细胞外泌体技术,致力于将生物基础型研究及再生医学创新型研究进行临床的转化与应用,多项科研成果和产品已取得国家专利和国家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所研发的产品及其核心技术不仅可用于医疗美容及再生医学相关的皮肤损伤及修护,还可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不断投入各自优质资源,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市场整合、开拓能力,从而获得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在三年内做到行业龙头,成为外泌体领域的领军企业。
国外动态·
事件一:艾默生收购Fluxa公司,巩固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
7月8日,艾默生宣布收购Fluxa公司。Fluxa公司通过帮助药品开发和生产厂商在不同的地点、功能和流程中充分协作和利用数据,从而加快新型疗法的上市速度。艾默生是生命科学前沿领导者,致力于用软件和现代技术架构推进新疗法、药物和疫苗更快上市。此次收购立足于艾默生的卓越软件和解决方案组合以及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经验。年,艾默生就对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格伦代尔的公司进行了股权投资。收购完成后,Fluxa公司的过程与知识管理软件(PKM?)将与艾默生业界前沿的DeltaV?控制系统,以及生命科学自动化软件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加快新药疗法的研发投产。
战略融资事件
国内动态·
事件一:益丰药房拟收购德顺堂重组后新公司70%股权7月9日,益丰药房公告称,公司收购唐山市德顺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重组后新公司70%股权,巩固公司在华北区域的市场地位。重组后的新公司70%股权的收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9亿元。新公司将持有85家门店经营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德顺堂成立于年2月,主要经营范围为药品零售及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等。益丰药房是国内领先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主要从事中西成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个人护理用品等商品的连锁零售业务。至一季度末,公司门店总数家(含加盟店家)。益丰药房称,本次交易完成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华北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有助于增强盈利能力,提高行业竞争实力,对于公司战略实施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动态·
事件一:与辉瑞携手研发克罗恩病疗法,AgomabTherapeutics完成.4亿美元B轮融资
7月20日,Agomab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完成B轮扩展融资,并获得了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辉瑞公司领投了本次扩展融资。加上初始阶段的资金,本次B轮融资总额达到了.4亿美元,这些资金将被用于开展Agomab现有候选产品的临床评估并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研发管线。Agomab公司目前的研发管线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AGMB-29(一种口服型ALK-5小分子抑制剂)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AGMB-(一种吸入式ALK-5小分子抑制剂),其中AGMB-29已经进入临床期试验阶段,而AGMB-正处于IND申报阶段。此外,Agomab公司也有两款针对MET受体的在研激动剂,包括用于治疗器官衰竭的AGMB-0和针对多种纤维化适应症的AGMB-02,目前AGMB-0已进入IND申报阶段,而后者尚处于研发阶段。辉瑞和Agomab已达成协议,利用辉瑞的研发实力来帮助Agomab完成AGMB-29的开发,推动其研发管线发展并帮助解决多种疾病中的纤维化病程。
点石医疗指数
本周(7.8-7.22)大盘止跌企稳,但仍有反复震荡。消费、科技、军工等板块快速轮动,资金尚未明确进攻方向,或在等待下周多个重要事件落地,包括美联储7月28日召开的议息会议、月底的政治局会议等。医药板块表现弱于大市,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美股本周继续反弹,器械板块上涨5%。
器械板块,本周港股下跌%,A股持平,美股上涨5%。万东医疗(.SH)本周股价相比上周上涨6%,7月20日、2日均涨超4%,或与证监会7月9日通过了联影科创板IPO注册有关。前列腺手术机器人公司PROCEPTBioRobotics(PRCT.O)本周累计上涨5%,此前KeyBanc以增持评级开始覆盖该公司。
生物制药板块,本周港股下跌%,A股下跌%,美股上涨2%。信达生物(08.HK)7月9日宣布GLP-/GCCR双受体激动剂BI在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的2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7月20日涨超4%。同日,FDA批准Incyte(INCY.O)的Opzelura(ruxolitinib)作为首个白癜风类固醇药物的替代疗法,临床试验表明,大约30%接受每天两次ruxolitinib乳膏治疗的患者在24周时面部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较基线改善了75%或更多,受此利好,Incyte当日股价上扬3%。
诊断和生科工具板块,本周港股下跌%,A股持平,美股下跌%。诺唯赞(.SH)7月2日公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年半年度盈利6亿至6.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3.2%至60.77%上,主要得益于新冠检测相关产品收入的增长,但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增速相比第一季度放缓,次日诺唯赞微涨%。高盛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维持诺辉健康-B(.HK)“买入”评级,并列为中资医疗器械首选股之一。
行业政策
事件一
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部分:手术器械(征求意见稿)》
2年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组织起草了《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部分:手术器械》,经文献调研、专题研讨等程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本指导原则中的手术器械是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的末端执行器,安装在机械臂上用于执行手术任务。本指导原则所覆盖手术器械包括不向患者提供能量的手术器械和高频手术器械。不包括单孔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用手术器械。其他手术器械可参考本指导原则的适用部分。
事件二
国家药典委发布关于征求《中国药典》药包材相关标准草案意见的通知(第一轮)
2年7月9日,国家药典委发布关于征求《中国药典》药包材相关标准草案意见的通知(第一轮)。通知显示,首批46个标准草案近期已陆续征求意见,同时每个标准草案逐一附加了起草说明。首批标准草案第一轮征求意见统一截止时间为9月日。
事件三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2年版)》
2年7月9日,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2年版)》,《规程》是基于对原卫生部于20年制定发布的《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的修订完善。新版《规程》进一步适应单采血浆站技术发展要求,提高原料血浆采集技术规范化水平,保障血浆质量和献血浆者安全。修订后的《规程》共5章9个附录,其中包括献血浆者管理、血浆采集、血浆检测、血浆冻存和出库与质量控制等5章主要内容,献血浆者健康检查要求、集中化检测要求和血浆检测室内质控等9个附录。
事件四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2年7月20日获悉,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强化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和动态调整,在省级层面统一动态调整机制的具体规则,明确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健全价格调整程序、规则、指标体系,避免各行其是。按照设定的调整周期和触发机制做好评估,符合条件的,及时在总量范围内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积极灵活运用医疗服务价格工具,有力支持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确保群众医药费用总体负担不增加。
事件五
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第2号)(2年第35号)》
2年7月8日获悉,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第2号)(2年第35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手术衣、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小型蒸汽灭菌器等3个品种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发现4批(台)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一)手术衣2批次:分别为宏昌生物医疗科技(平湖)有限公司、新乡市畅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涉及环氧乙烷残留量、无菌不符合标准规定。(二)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批:天津杰尼肯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涉及配合性能不符合标准规定。(三)小型蒸汽灭菌器台:佛山市中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涉及平衡时间、维持时间的蒸汽温度不符合标准规定。
事件六
中检院发布关于征求《采用机器人技术的骨科手术导航设备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2年7月6日,中检院发布关于征求《采用机器人技术的骨科手术导航设备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采用机器人技术的骨科手术导航设备要求及试验方法》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建议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2个月实施。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的制定工作由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提出,起草组由来自产学研医检审各个领域的成员单位组成,包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以及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起草组共同开展文献调研、国内外已上市产品调研、技术资料收集、技术讨论,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事件七
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技术审评要点(试行)》的通告
2年7月6日,为规范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技术审评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组织编写《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技术审评要点(试行)》。该审评要点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提供参考。审评指出,申请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试剂保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性能变化,如保存运输不当、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及检测过程操作不规范等,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因拭子等样本采集过程及病毒感染过程本身的特点,可能存在采集到的样本量不足等原因带来的假阴性结果,应结合临床其他诊疗信息综合判断,必要时复测。
本周募资动态摘要
本周暂无。
滑动